一 关于“六书"
当东汉许重叔(慎)之时、汉儒所见古文多为经师口授抄传、形讹字舛、姑不论之、而纵使得以忠实传抄而不误之所谓古文(如孔壁古文)、其至古者亦实不能过战国。盖彼时古文实物得传世者已鲜、即钟鼎重器之数、已罕如凤毛麟角比、遑论龟板甲骨。本世纪初(以公历算法、今尚未能称21世纪)、地不爱宝、甲骨金文大出。今人所见古文多许氏所未能见者、是不可不谓眼福匪浅矣。虽然、今人治斯学者皆囿于许说而不能有所创获者、惧传统、尚权威而不敢逾规越矩故也。眼福固弗浅矣而奈何眼光实浅、良可叹已。
人欲表达其意、必不外乎二途:假声而达意、状形以表意而已。假声而达意者谓之语言、状形以表意者谓之文字。今有语言而无文字之民族多矣(吾国南方少数民族即其例)、能知其一而不能为其二故也。夫欲状其形、必拟其图、由是绘画生焉、复以其形而表其意、由是文字生焉。故汉字诞生伊始、即含声、形、意三要素、延绵荏苒数千年、其间所变者乃声意渐繁形愈趋简、而于此三要素迄今实无大变。
然则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在许氏之前、汉字起源诸说有三、一曰《周易》说、一曰仓颉造字、一曰八卦造字。其详如下:
一、《周易》系辞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郑玄注曰“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案、结绳之事或许有之、至谓而治、盖指先民用以记事而已、非后世圣人之治世。郑玄注差近之。
二、仓颉造字。此说流行于战国、至秦犹用其说(李斯说。延居汉简“仓颉作书、以教后诣")。荀子《解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能传者一也"。《吕氏春秋》: “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被私为之公"。案、以一人之力能造文字者、固不足为信。(然朝鲜有鸿儒竟能造朝鲜语、谓其彼邦之仓颉可矣)又吕氏释字解说尤谬。此释字法上承《左传》《毂梁》之“人言为信"、“止戈为武"之训、下启王安石臆测之风、宜乎苏轼有土皮曰坡之讥矣。
三、八卦造字。此说流行于魏晋谈玄之际:“伏羲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案、疑八卦与结绳并行其时、乃前文字期纹样符号之属。若谓后以八卦数字带进汉字之中、或许有之、至言所有汉字皆出八卦、不啻痴人说梦、何人信之?
文字源于图画、当无疑议、此由甲骨文金文中大量象形文字可证。然其造字之法又当若何、古来有“六书"之说。班固《汉书•艺文志》记曰: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又郑众《周易保氏注》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至东汉许氏说文、遂归纳为:
1 指事: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2 象形:书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3 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4 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手旁为字)。武、信是也。
5 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6 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指事:
许氏以指事之法列六书首、固其以为指事乃文字发生前所使用之符号、即属较抽象之记号而非图像、因以上、下字为例。唐兰氏以为此类符号亦由图像文字而来、故亦当归象形文字之属。如见一字即可读出认出一之含意、如见象见虎见牛见羊然、不须从象形中抽出单立一门。
愚案象形之法、亦即绘成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之物状、俾人知其所指。是不当强与象形分立、如唐兰所论。然指事之“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似隐含见而思由、思而悟意之理解过程、无象形直观明了。此类之属虽鲜而不可谓尽无。如“刃"“本"字中之点画者、实意在示明刀之锋利与树之根本所在处;又如“面"字、金文从首从一波纹、以一线波纹覆贴人首一侧、示明颜面部位;再如“皮"字、本无法象其形、故以手持制革工具形示明其为皮意。凡此类皆较许氏上下字例有说服力也。
象形:
此类字颇多、兹不详说。
形声:
汉字十之八九为形声字。若吾先民未能发明此法、汉字必以不能尽其用而废、代之以符号字母、如西人文字矣。是祸是福、后将论及之。
会意:
会意与象形极易混淆。故唐兰尝谓会意字本不存在、原亦属望图生意之象形字类。又谓若强分之、当以凡复体象形者为会意。案唐说未必尽然。如甲骨文“何"字本作一人荷戈状、为单体字、即其证也。
如前所述、汉字诞生伊始、即含声、形、意三大要素、此三要素在古人已知去其本意而借为符号用、此即所谓形符、声符、意符者是也。凡由意符构成之字谓会意字。何谓意符?兹请详论之。象形字作为符号使用时、(即与其他符号组合时)谓之形符、因用以与他字组合、故多加简略、是谓形省。取形符之声与其他字组合而成新文字之发音者、是谓声符。声符过繁、删繁就简者、谓之声省。由形符发展而来、作为一种表达某种含义之符号以为用者、谓之意符。意符之为用也凡有二义:
一、 示动作:如原为脚趾形之“止"即示动意符。甲骨文“前"作“止"牵引一舟前进状、示舟在动也(前行);“遘"作二鱼在水中游弋相遇状、以走之旁(原即止形)示动;“飞"作一羽毛状、其侧置三“止"示羽毛飞动状。又许氏举“武"字为会意例、考其所本、当据《左传》之“止戈为武"为训。“武"、甲骨文作戈下置止形、以“止"示戈动、表动武意、非圣人“止戈为武"之和平意也。
二 汉字构造规律与理性思维关系之我见
先生云:“我认为汉字构造的规律影响演绎思维与理性.容易感情化, 比如第4声的感情强烈的词语很多…也想写一点关于东西方文明其实是视觉基,听觉基文明, 因为产生时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而对自然的功用则不同, 一定会在对待(破环)自然环境问题上冲突的帖…本人对演绎思维的/发散思维的/建设性的/有操作性可言的东西比较在意"。
汉字肇始于何时、旷古渺茫、信难求证、而其发生之前、先民必有其简易方法记事表意、以资生产生活之用。古人所谓“上古结绳而治"、即其一法之也。此事推之远古世界诸民族、无不皆同、非我独有。古人又云“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揆其意、似谓结绳终而文字生、此固大谬。当结绳之时、图画必已并行之。盖欲使人明其意、最直观最形象之法莫过于状其形耳。先民既知结绳以记其事、断无不知图形以达其意之理。文字源于绘画、此事推之远古世界诸民族、亦无不同。观结绳功效、徒具记事算术之能、稍加复杂事、则其局限性毕露、难明其所指矣。倘若以结绳图画、按今人学问非类法予以划分、愚以为结绳亦犹理工科、图画当如文史哲、在当时、二者不可或缺其一。结绳激发人之抽象思维潜力、图画蓄养人之形象思维才能。结绳局限性大、生存空间狭窄而势必催人穷则思变、不断进取。是由结绳而符号、而楔形、而字母、此为文字发展之一途径、西人文字是也;图画想象空间宽阔无垠、欲穷其极、如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故缘图画而象形、由形而会其意、循形而发其声、假形而增其用、在其形又有甲骨金文、篆分隶楷之分、赏其形而又有书法艺术之生……泥形不化、寖淫难拔、总之不能离形耳。此为文字发展之又一途径、中国文字是也。东西方文字演进程序由是泾渭遂分、彼重抽象思辨、我尚形象幻想、即兄之所谓理性型与感情型、自不能望思维方式尽同矣。前举理工与文科取譬东西方文字演进程序异同、在此进而推论:西方抽象思维、科学技术之昌明、当与其字母文化有关;吾国形象思维、礼乐文章之发达、实与尚形文字有关。明乎此、庶几能言东西方文化矣!
呜呼!汉字之于吾中华、是祸耶?是福耶?吾不得而知之矣。是为答。
祁 小春 敬复
一九九九年 七月十三日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