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祁小春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研究札记】祁小春 | 魏晋尺牍首行字迹偏大原因考

2022-12-25 00:00:0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祁小春 
A-A+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76a8a94664bed76cda27cfe327756825.png

魏晋尺牍首行字迹偏大原因考

文 ˉ 祁小春

  【内容摘要】在西域楼兰所出晋人残纸墨迹中,普遍存在首行字迹笔画明显偏大现象。而在辗转翻刻的魏晋尺牍法帖中,也可以找到类似书式痕迹。第一,这种书写样式是何时出现出于何种目的?其渊源历史以及传承情况如何?围绕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引用相关文献、图例,并从文书书写角度出发举例论证,证实了这种文书书式的确存在。与此同时,本文还对汉、晋简帛文书进行溯源检证,推测这一现象可能与表示礼貌尊敬、遵循平阙式习惯相关。第二,魏晋尺牍法帖如果在形式上越接近其原迹面目,则字迹保留魏晋书法面貌的概率就越高。既然传世法帖保留了原帖的首行字迹偏大的外在特征,那么有理由认为,其字迹书法也相应是可靠的。

  【关 键 词】魏晋尺牍  汉代简帛  独占一行  文书折叠

  晋人尺牍中存在一种奇怪的书写现象[1],即第一行的笔画明显厚重、字迹偏大。例如西域楼兰所出晋人残纸“烧奴”残纸,[2] 如《五月二日帖》( 图1)、《此月十四日帖》( 图2)、《九月十一日帖》 ( 图3) 等无不如此。尺牍文书出现这一现象比较奇特,但也并非偶然[3]。因为类似之例,在其他西域楼兰晋人残纸中也存在。如东晋咸和三年(328) 的《李柏文书》(图4)、《超济文书》( 图5)等。如果说这只是当时低级官吏或民间人士手笔,这种写法并不能代表魏晋氏族主流的尺牍翰墨书迹的话,那么,在辗转翻刻的魏晋人尺牍法帖中,居然也可以找到类似的书式痕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06d380352087c8da106716f9860634a3.png

图 1ˉ 晋人残纸《五月二日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212/982ecabfe1e36ab4c3e5495144525745.gif

图 2ˉ《此月十四日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e8bfaa7b62213d407e7137fdf826d7ab.png

图3ˉ《九月十一日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9510452dc2d669528df0ced7c06f9dd9.png

图 4ˉ 楼兰残纸《李柏文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c4619ed9cc093461053333c092713f95.png

图 5ˉ《超济文书》

  如《淳化阁帖》卷三所收杜预(222-284)《十一月十四日帖》( 图6)、索靖(239-303)《七月廿六日帖》( 图7) 等,即其此类尺牍之代表。此二人皆为北方氏族大家,且本人也身居高官地位显赫。尤其是索靖,众所周知,他乃中国书法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再看东晋著名氏族代表、千古享有“书圣”大名的王羲之(303-361),在他的法帖中此类尺牍更属常见,多不胜举(参照附表1 ~ 8 所列)。不仅如此,即使在传世的唐摹本王羲之《寒切帖》(图8)和《姨母帖》(图9)等中,亦隐见此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212/c873e3f9cc66c03bca329ec4d023768f.gif

图6ˉ 杜预《十一月十四日帖》《淳化阁帖》卷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212/337a042e2b2376fbf79e9c0876450e6f.gif

图7ˉ 索靖《七月廿六日帖》《淳化阁帖》卷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212/68b9a56191b1f372807083e4c3df6775.gif

图8ˉ 唐摹本王羲之《寒切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3de6a17b97d3ef12433d17fe37f0195c.png

图9ˉ 唐摹本王羲之《姨母帖》

  晋人尺牍中这种书写格式既然不是偶然现象,那么就有必要探讨其原因。

  一、例证与推测

  通过上举诸帖以及附表所列尺牍书迹,从书法欣赏的角度看,也许会得出一些负面的印象:这种书写格式在章法布局上,字迹前重后轻,显得有些失衡。最明显的就是晋人残纸中的《五月二日帖》(图1)和刻帖中的杜预《十一月十四日帖》(图6),其首行字迹与后面字迹的比例大小确实过于悬殊,若从审美角度观察,确实是存在问题的,认为不和谐亦不无道理。但书法毕竟是从实用书写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所以不妨从其实用书写的角度加以考察更为合理。

  从内容来看,尺牍首行所书多为书写日期和具礼语词“月日……名白”,将其写得偏大厚重,既可以醒目,也可以明示来信人名和其来信的时间。也就是说,因为首行字迹需要显露出来给人看,故书者特意将其字形展大、笔画加粗,而在折叠信纸时左右对折,将首行字迹外露,显示发信日期、人名的提示作用,或为表达对收信者的尊重。

  为何要露出首行文字?此或从书信的保存方式上探索。当时人欲保管信札文书,很可能会将累积渐多的书信做层叠装订,使其左右错落,露出首行,这样可以起到寻检翻阅之便的作用。这种方法颇类中唐盛行的早期书籍的装帧形制“旋风装”[4]。

  “旋风装”是卷轴装向册页装发展过程中的过渡形态,其特点是便于检索,现今所能见到的“旋风装”均为参考书籍,由此亦可知其备检特长所在。或许晋人尺牍的收纳方式即“旋风装”之前身。这种固定书卷便于检索的方式,后者“旋风装”或受此启发也未可知。突显强调首行文字,是否有表达对收信者的尊重之意?应该也有此种考量。

  魏晋书简文书形式不是孤立存在的,应与其前朝汉代简帛形式相关联,溯源检证汉简,发现其中公私书信果存此书式。

  二、溯源检证--帛书例

  《简牍文书学》一书这样总结汉简书信起首语的特征:“出土简牍所见秦汉书信起首语通常为致书人致敬语,按正规写法当独占一行,以示礼貌……某某叩首白、某某再拜言之类独占一行,是当时的正规写法。”[5]并引录其中甘肃酒泉地区出土破城子汉简[6]中书简的简帛例如下:

  ①马常叩头白:

  君卿足下毋恙。元始元年二月甲子,不侵候长……(《新简》EPT10.6)

  ②胡掾伏地白:

  郑卿足下毋恙。前见不云云……(《新简》EPT48.16)

  ③临叩头言:

  大伯足下劳诸事边……(《新简》EPT48)

  ④政伏地再拜言:

  幼卿君明足下毋恙。久不明相见。夏时,政伏地愿……(《敦》1871)

  ⑤元伏地再拜请:

  子方足下善毋恙。苦道子方发,元失候,不侍驾,有死罪。丈人、家室、儿子毋恙,元伏地愿子方毋恙……

  按,此类书信亦见于汉代帛书,上述引录④(《敦》1871),即大英图书馆所藏西汉帛书(图10)[7]。此外还有一件比较著名,并引起许多学者关注的西汉帛书,这就是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元致子方书》(图11)[8],这是一通私信家书[9],与④十分相近,但形式更完整而且内容也更多。⑤后文详论。以上①~⑤行文方式皆相似,起首语独占一行,次行平起接正文:

  ①致书人马常,收书人君卿,初遇“君卿”平起提行,后文遇则免之;

  ②致书人胡掾,收书人郑卿,初遇“郑卿”平起提行,后文遇则免之;

  ③致书人临,收书人大伯,初遇“大伯”平起提行,后文遇则免之;

  ④致书人政,收书人幼卿君明,初遇“幼卿君明”平起提行,后文遇则免之;

  ⑤致书人元,收书人子方,初遇“子方”平起提行,后文遇则免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212/e6bd74ce99ba4baf7d11b334f11a107f.gif

图10ˉ 敦煌汉帛书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e80acdbc9394aa024da52d5f80d13c72.png

图 11ˉ 敦煌汉帛书《元致子方书》

  关于简帛首行文字独占一行的现象,据《简牍文书学》解释,这是致书人表敬以示礼貌的正规写法。此说不无道理,确有尊重收信人之意,但还应该有另外一层含义:平阙式[10]。从古代文书角度看,首行文字独占一行,往往与遇尊名空格提行有关。首次提到对方名讳时,平出改行,也是有示意尊敬之意,这点不应忽视。所以通过以上考察可以看出,首行字迹独占一行表示二意:一是致礼示敬;二是平阙式行文。尤其是后者,行文初遇名讳时用平阙式,后文可不必再示敬者,此现象也是后来文书所不多见的。正因为如此,首行独占一行的形式无形中被强调,渐渐也就形成了一种行文习惯。然而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此五件汉代简帛书中首行文字被强调之意明显,大约后世逐渐形成一种书写习惯,以首行字迹偏大强调礼貌,以示郑重。魏晋尺牍首行字迹偏大原因或与此有关,也可能由此发展而来。总之这一问题值得继续探讨的余地尚多,笔者也是基于资料做推测,未必就是结论,这点是需要说明的。

  前例举汉简帛书诸例,其首行虽独占一行,以示凸出强调,但毕竟其字迹大小与正文并无二致,换言之,并不存类似魏晋尺牍首行字迹偏大之现象。有鉴于此,将继续讨论并追溯其源头。

  三、溯源检证--汉代简牍例

  从常理看,简牍卷束起来能见到的当然只是首行字迹。因而首行字迹展大书之,其目的应该也是为了醒目显眼。尽管如此,也还需要有例证支撑此常理。如前所述,魏晋书简文书的特殊形式不是孤立存在的,应与前朝汉代简帛相关联,今检证汉简中,发现在公私书信简牍中确实也存在这种书式:

  为从内容上对形式加以考察,以下分别录出诸简牍释文(□为阙泐不可识字)。

  东牌楼后汉简[11](图12):

  (正面)津顿首,昨示悉,别念想,区区想内少异。不审久人果解未?迨迨!独迫君旦诣府门,宁

  (背面)□□人示,又在仓面报云,河宜小用意求,报政遣知,□异小大,还具告。匆匆!书不尽意,

  面乃□。津、子约省。幸甚幸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b95c50c4d0d607eb5ceb9c011a775a0e.png

  图 12ˉ(正)(背)

  东牌楼后汉简[12](图13):

  (正面)原白。一日不悉,连复欲诣,会岁下□务,不腹从愿,又马布

  (背面)障污民人,有至此来求,今遣取以付之,小大内勅告,既缘休使,乃尽愚趣,原□惶□□□。

  谢孝达、何起、新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2e17d6a59e699573a775874262e08d5a.png

  图13ˉ(正)(背)

  东牌楼后汉简[13](图14):

  (正面)纪白。属求悉禄,吉自尚小,既加功,云众白为得,既亦求为骑吏,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0a949c81453c62c55d66c6d3d58d2e9a.png

  图14(正)

  上举东牌楼三枚汉简,其中两枚一简,正背两面书,简文完整;另一枚正面书,简文不全。从字迹上看,图12 首行首起“津顿首昨示”、图13 首行首起“原白一日不悉连复欲诣会岁下”、图14 首行首起“纪白属求悉禄吉自尚小既加功”,较之于次行字迹明显粗大厚重。从内容上看,简牍语词古朴简素,书式套语也多与魏晋尺牍近似,有些基本相同。如图12 简之“昨示悉”“还具告”“书不尽意,面乃□”等用词与魏晋尺牍很相近,如“书不尽意,面乃□”则与《李柏文书》“书不尽意”“书不悉意”、王羲之《逸民帖》“无缘言面为叹,书何能悉”等,在用法和语气上相同或接近。从形式上看,这三通简牍皆首行字迹粗大,尤其是具礼语等反映致书人信息的字迹,十分醒目,强调意味明显。倘若追根溯源,是否可以说此魏晋人尺牍形式之滥觞也未可知。

  总之,东牌楼三枚汉简作为实物资料,是具备了一定的证据意义的。论证至此本已结束,但还有一点,可作为补充证据提出来供参考,即魏晋尺牍文书的折叠方式。

  四、溯源检证--魏晋文书折叠例

  文稿书信完成后使用何种方式收藏?这涉及折叠问题。此问题较为复杂,因为晋代的书信折叠入封等细节已难以考证。不过通过对楼兰晋人残纸实物作的仔细观察,似亦可略窥书信折叠信纸方面的一些踪迹。如楼兰残纸《李柏文书》(图4)墨迹,其左右对折的痕迹明显,比如右三行第七的“台”字,依稀可见其浸透纸面的字迹,反印在左边行末空白处。这说明文稿并不是对折,而明显是让出前两行再做左右对折的,这一折叠方式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看到首行字迹,才特意将“五月七日(海头)西域长史(关内)/ 侯李柏顿首顿首□□□”二行突显出来的。但问题是,为何让出的不仅是首行还有第二行?这是因为第二行中有致书人“李柏”名字,而由于官职名称太长不得不写进第二行。这也证明笔者的推测是正确的,突出强调首行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看到发信日期和发信人等信息。

  当然也有反例。如楼兰《超济文书》( 图5)、《三月一日帖》(图15)二纸, 从浸透于纸面上下的字迹墨迹可知,纸是在墨迹未干时做了上下对折的。前者如第二行下之“有”、三行下之“计”、四行下之“用”等字,后者如首行“兰”、末行“适”字等,其浸透纸面的反字墨迹,皆在上下行处对应显现。由此似可见,晋人尺牍的折叠方式有左右与上下对折两种习惯。尽管如此,还应该考虑到楼兰所出《超济文书》等残纸,是写废的草稿,应不同于《李柏文书》底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5cb972b8725d1398651709f61db470f9.png

图15ˉ 楼兰残纸《三月一日帖》

  笔者推测,作废的与准备保存的稿件,其折叠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大约文书稿件(包括誊正稿)也分两类,一类是正式书信(但不一定是寄送出的那一件,也有可能是留档保存的底稿[14]),左右对折保存。例如《李柏文书》(图4)就是同一书信中的三件底稿[15],正式稿寄出,底稿则留存归档保管[16]。另一类是写坏废弃的文稿,一般不做保存,故上下对折,可以撕毁丢弃也可以废物利用。当时纸张珍贵,废弃文稿多用来练习写字。这类废弃文稿残纸也就因此留存下来。据斯文·赫定发掘报告称残纸于当时垃圾堆中发现,就是例证。参看楼兰出土残纸习字(图16),于纸背多见习字迹即可为证。文稿上有反复练习“楼兰”“顿首白”等字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788b30e4c9c50b9075dc94235cf292f3.png

图16ˉ 楼兰残纸习字

  五、溯源检证--汉代文书折叠例

  以上讨论的是魏晋时期的文书折叠例,但汉代情况又当如何?在汉代帛书中,确可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以下仍以汉帛书《元致子方书》(图11)为例。据介绍,这件帛书的折叠封缄情况是:“书信写完后先纵向折二折,复横向折三折,折叠成小方块形。原帛为黄色,因年久脱色,呈黄白色。帛上字迹虽叠压浸印,但仍清晰可辨。日本学者籾山明见告,魏晋楼兰出土用纸张书写的信折叠成小方块形后,仍用木制封检加以封缄,然后邮递。这封帛书信件似乎也是为了封缄、邮递而折叠成小方块形的。”[17] 根据帛书《元致子方书》中折痕看,确有纵向、横向(上下、左右)折叠成小方块的痕迹,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是“书信写完后先纵向折二折”,即在墨迹未干时,“先”做上下二折,则应如楼兰《超济文书》( 图5) 所呈现的那样,浸透于纸面的字迹,应反印在上下行对应处。但这件帛书的反印字迹,却显现在左右行的对应处。此外,从帛书中不见上下对应处反印字迹看,所谓“复横向折三折”的时间应更晚,至少没有在墨迹未干时即做折叠。由此似可见,《元致子方书》的写完后折叠与寄出前折叠之间,在时间上并不同步,应该是写完后随即左右对折,然后暂置待用,待需“封缄邮递”时再“折叠成小方块形”,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在此可得出如下结论:《元致子方书》,首先是一件待寄的正式文书;其次,是在写完后墨迹尚未干时,即以正文中轴为对折线,行对行字压字地整齐折叠,让出首行,有意使首行偏离界外。细查《元致子方书》对折线是左右各四行对开,右边首行“元伏地再拜请”类似于标题一样,被凸显在正文对叠之外,故其字迹浸透于纸面的墨迹,反印在了左边字行之外的空白处(图17)。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12/271ea0a926bc3302dee0c27cb10fed16.png

图17ˉ 首行“元伏地再拜请”

  从以上对汉代帛书《元致子方书》的折叠方式及其意图的考察可知,汉代公私书简所见首行独占一行,除了表示礼貌尊敬、遵循平阙式要求(平起提行)外,还起到一种标题式的提示作用,或许这就是魏晋尺牍中遗留下来的古代书式之遗绪。

  小结

  以上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因为这一现象本来就存在,只是论证其产生的原因和目的而已。通过本研究,更期待由此可带动其他问题的探讨。比如魏晋去汉代未远,又是简牍向纸张发展过渡的时代,因此在尺牍首行字迹偏大现象上,不能排除与汉代文书书式之间有传承关系,这也容易从字体上解释,为何魏晋尺牍首行偏大多为隶意浓厚的章草。此外,在王羲之行书《近得书帖》( 附表9)、谢安《谢万帖》(附表10)以及王洽《兄子帖》( 附表11、12)等行楷书中,竟然也偶见此种形式,或即受章草书写习惯之影响也未可知。在王羲之时代,这两种书写形式的尺牍并存,但后来渐渐消失。这在传世法帖中所呈现的各种书式形态可以得以证实。当然如果展开讨论,将涉及章草研究问题,当另作讨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fbc6e9367eb12cb689b00e048abe8a20.jpg

  附表

  讨论这一问题还有另一层意义,即所谓检测手段。因为在形式上越接近魏晋尺牍原迹面目,在字迹上保留魏晋书法面貌的概率就越高。例如附表诸帖均呈现此书式特征,故有理由认为这些传世法帖既然在形式上保留原帖的外在特征,那么其字迹当然不会相距甚远,应该是可信可靠的。

  注释:

  [1] 笔者曾有研究札记《试解晋人尺牍首行字迹偏大现象》一则,收在祁小春《山阴道上--王羲之书迹研究丛札》(增补修订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7。文中提出了对此现象的关注,并提出了笔者的推测。本文则在札记的基础上,增补相关资料,并就此现象做适当补充和修正。

  [2] 又称“楼兰文书残纸”。意指在楼兰遗址发掘的墨书残纸和木简,其时间跨度大约在西晋永嘉元年(307) 至十六国(304-439) 之间,北方十六国时代也正是南方的东晋时代,可以认为“,楼兰文书残纸”中的大部分残纸,是与王羲之大致同时代的晋人墨迹,其内容除公文文书外还有私人的信札以及草稿。

  [3] 日本学者鱼住和晃教授以为,此乃出于书者疏忽,在书写时对所书字体的大小把握失度所致。在鱼住氏看来,书者写完第一行时,才意识到字写大了,如用那么大的字继续写下去,一张纸可能容纳不下全文,所以才从第二行开始写成小字,以节省空间。见同氏《西域出土殘紙と王羲之書法》,季刊《墨》“王羲之”特集所收,艺术新闻社,1990 年4 月。按,此说不能成立,因为有大量晋人尺牍出现同样现象已可证其非出偶然,况且观《寒切帖》行距宽绰,即使均作首行大字,全纸亦可容纳全帖文。

  [4] 即以长纸作底,首叶全裱穿于卷首,自次叶起,鳞次向左裱贴于底卷上的装裱方法。黄永年《古籍版本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第四章“书册制度”中认为“旋风装”是从卷子演变成册页的第一步,即从卷子到册页的过渡形式。其中有如下论述:“把卷子一正一反地折叠成长方形的折子,前后连起来包上一张书皮,把原先的一卷书改变成了一册书。这样不仅要翻到哪里就可以翻到哪里,查找起来极其方便,即使从头到尾翻一遍也极其迅速,迅速得像旋风一样,于是给它起了个旋风装的名称。”

  [5] 李均明、刘军:《简牍文书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第三章“简牍符号(四)界格书信起首语与正文”一节。

  [6]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 甲渠候官与第四燧》,文物出版社,1990 ,“破城子探方一〇”一节。

  [7] 《木简·竹简·帛书》,二玄社,1990,“敦煌汉帛书”。

  [8] 选自《简牍名迹选7》,二玄社,2009,甘肃篇二“悬泉置前汉帛书1”。

  [9] 胡平生、张德芳编《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元致子方书》整理编号(Ⅱ 0114 ③:611),关于西汉帛书《元致子方书》的详细情况。据整理者介绍:“《元致子方书》是整理者所拟。此书信写在一块长23.2 厘米、宽10.7 厘米的帛上。共10 行,319 字(含重文4)这是目前发现字数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私人信简实物。”(同书P187“二七一《元致子方书》条”按语)。

  [10] 平阙式是古代对书写公私文书所做的书式规定,即文书行文遇到尊者名讳等特定字时,须提行另写,谓之“平”,又称“平出”;在特定字上空阙一二字格(有时用点代替),谓之“阙”。

  [11] 选自《简牍名迹选2》,二玄社,2009,湖南篇二“东牌楼后汉简4”。

  [12] 同上书,“东牌楼后汉简3 “(前出)。

  [13] 同上书,”东牌楼后汉简10 “(前出)。

  [14] 晋代士族高官有自存书信文稿的习惯或与此有关联。参见本书《〈丧乱帖〉也许是一件底稿》一文。

  [15] 罗振玉、王国维; 《流沙坠简》,中华书局,1993。”附录“考释《李柏文书》文:“三纸则书中所署月日、所言之事、所遣之使,一一相同而字句小异,实一书之草稿。”

  [16] 林梅村《楼兰尼雅出土文书》,文物出版社,1985。书中介绍斯坦因在尼雅调查发掘文书时的情况:“东北角有一间残破的厢房,斯坦因编号N·X V。这里简直是一座存放文书档案的库房,成捆的佉卢文书一层层混杂在含陶片、碎玻璃、漆器残片、各种织物残片和五铢钱的垃圾中。大约二百五十件佉卢文书和五十件汉文书就是在此出土的。”可以推想,《李柏文书》的保管情况也应与此大致相同。

  [17] 胡平生、张德芳编《敦煌悬泉汉简释粹》,( 前出)第187 页,“二七一《元致子方书》条”按语。关于纸本文书封缄的详细情况以及日本学者籾山明的观点介绍,参阅胡平生《渥洼天马西北来,罕见研究新飞跃》一文,见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六辑(下)。

  (祁小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202445afe2fc2237f7fad6177679ac2b.jpg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RCCSE中国学术期刊艺术学核心期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12/e22bd0ae12d0c72333f190aca1b22505.jpg

​  《美术大观》杂志1988年创刊

  辽宁美术出版社主办

  主  编 ˉ 彭伟哲

  编辑部副主任 ˉ 严  赫

  编  辑 ˉ 罗  楠   潘  阔

  苏  丹  马香伊

  审  读 ˉ 王  玮

  校  对 ˉ 郝  刚   满  媛   叶海霜   李  昂

  文章来源: 美术大观杂志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祁小春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