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侧记
阳春时节,祁小春老师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为19级中国画专业本科生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书法教学。由于疫情,助教老师们未能入校进行教学,所有的授课、示范和作业点评都由祁小春老师负责。
祁老师曾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书法系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绘画系教授,在书法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由于教学时间和学生书法基础的限制,祁老师在两周的教学过程中更注重艺术观念的培养和审美的提升,同时引导学生坚持课后长期练习书法,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在两周以魏碑为主的教学实践中,祁老师在众多魏碑中挑选了郑文公碑、张猛龙碑、元倪墓志三件来授课,意在让学生体会婉约、豪放、精美这三种不同风格的审美意趣。从这一阶段的教学成果来看,学生们对碑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追求技法的基础上,兼顾碑的趣味、弹性、韧劲与含蓄。此外,祁老师还提出“翻译”的概念,即临摹实际上是在进行二次创作,需要对原帖进行主观纠错。他向学生介绍了潘存临摹的《郑文公碑》、大康临摹的《张猛龙碑》、吴昌硕临摹的《石鼓文》等众大家的“翻译”作品,更进一步地让学生感受到了碑的生命力所在。
其中老师着重介绍了潘存临郑文公内容,并把一百多年前出版的《潘孺初先生临郑文公碑》带到教室讲解,供学生随时参考。他评价潘存所临郑文公有“弹性”,这是因为潘存有良好的帖学基础,并且在临习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潘存深谙书法技巧,因此能达到“有技巧但不受限于技巧” 的境界,粗细变化等要素能在其临习过程中自然流露,以至文人气十足,没有流于粗野。同时,潘存并没有追求与原碑的完全一致,在保留圆润、婉约等特征的基础上,潘存在纸上写出了碑的金石气,并带上了书写性,进行了“二次创作”,以此让观者感受到魏碑的特征的同时也感受到作者的主观理解。这便是祁老师所说的“翻译”过程,也是碑的魅力之一。
左为原碑,右为潘存所临
但是,祁老师也警示学生“学源不学流”,要学习传统经典,后人的临摹作品仅供参考,因为传统经典可以派生出各种面貌,而后人的临摹佳作固然可观,但易沾染上习气而难以摆脱。祁老师带来的这些观念,让同学们在书法学习甚至整个艺术学习过程中都受益匪浅。
教学剪影
祁老师在讲解同学们的书法作业时结合了音乐的乐谱和慢节奏的轻音乐,来解释缓慢书写和书学时字体的布局。课程的最后还进行了“中国画的提款”
“如何学习书法史”、“有关时代书风和相关问题的讨论”、“摸象王羲之--我的王学研究”、“清代碑派楷书及当代楷书创作现状”等专题讲解。课堂轻松愉快,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眼界,更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增添了对书法学习的兴趣。
童心未泯的祁老师和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了两周的学习时光,此次的课程虽然短暂,但精美的PPT课件、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行云流水的书法示范,无不让同学们收获满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大家都尽力完善自己的作品,以求更大的进步和突破。
点评与示范
二、 学法有感
写书法要会临帖,祁老师教我们在读帖的时候要加入自己的理解,每个人所理解的郑文公碑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我们要学会在临帖的时候进行“纠错”,在临写郑文公碑、张猛龙碑、元倪墓志时追求的意态其实各不相同的:婉约!豪放!精美!
--梁萌
老师讲解了有关魏碑的历史、特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还进行了书写技法的示范。通过课程,对于魏碑有了一些粗浅认识,同时感受到书法的学习需要勤于练习。
--杨海慧
短短两个周的课程,祁老师从带领我们建立书法审美和观念开始,从不同名家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中体悟刚柔并济、韧与弹、字的生命力,让我们懂得从何种角度、何种方式欣赏魏碑和墓志的美。学书法要“眼高手低”,祁老师的授课为我们指引了正确的艺术方向,接下来就需要我们耐心地体悟和勤恳地练习。
--段雨蒙
三、 学生作品展示
高舒妍临《郑文公碑》
杨海慧临《张猛龙碑》
马欣彤临《张猛龙碑》
马欣彤临《元倪墓志》
高舒妍临《元倪墓志》
高舒妍临《石鼓文》
图文|19级国画班
编辑|19级国画班
2021年4月20日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