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世之风》读书笔记(四)
《日本印象》
我近来看的书,听的书,大凡内在会有点联系。比如,最近我在听《世说新语》和《菊与刀》。 其原因是,我在认真的研读《迈世之风》。
《世说新语》里面写的基本上是魏晋时期的风流人物,其中对王羲之的记述比较多,想了解王羲之的朋友,不妨也再翻阅一下吧。
《菊与刀》是非常著名的一本介绍日本文化的书。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象征。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怎么从《迈世之风》会想到了日本呢? 因为书的作者祁小春先生曾在日本留学十八年。而且,本书的雏形是其在日本留学期间完成的,就是他的博士论文——《王羲之论考》。
我有个疑问? 祁小春先生如果不去日本留学,还会不会写出这本优秀的研究书籍呢? 我想,未必。
在书中,祁小春先生罗列现有王羲之资料时,先列出的是日本学者的书目,然后才是中国学者的书目。我想,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个列法应该是有其专业方面考量的。可能在他心里,目前日本方面的研究领先于中国。
从近代的历史可以看出,日本蔑视中国。但从文化的角度说,日本对中国悠久深厚的文化顶礼膜拜。日本人有一种简单而执着的性格,你比我厉害,我就真心佩服你。如果你不行,我就蔑视你。如果你曾经辉煌过,我依然会尊重你伟大的历史,但不是你。我倒是很喜欢这种简单的罗辑。
书里展示了很多日本平安时期著名书家藤原行成临写的王羲之尺牍。平安时期大概对应中国唐朝中、晚期到南宋期间。藤原临写的王羲之尺牍大部分不见于国内的文献中。虽然是临写的作品,与原帖面貌有差别,但作为解读王羲之尺牍之文本,本身的内容很有价值。
从书中的附图看,藤原行成的行草书有王羲之的气息。有趣的是,依稀可以看到纸的背面是小楷,虽然是反字,但也能看出字迹挺拔,似乎有点北宋书家李建中的笔意。还挺节约用纸的,也说明当时日本的纸张特点,有厚度,不然怎可以两面写字。
通过书法学习感受到日本人的特点,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我的另一个音频集《启功论书绝句100首》里,也谈及到日本对书法装裱技法的研究。日本人弄清楚了一个叫作“勒成行道”的技法。(用于保护古旧书画的装裱方法)这个技法,我在另一个音频《解读米芾〈书史〉》中, 米芾就曾经提到过,但没有解释。在一本书里有了问题,而在另一本书里找到了答案,这个感觉真好!
祁小春先生也说到,现在对王羲之的研究,在日本主要有中田勇次郎著《王羲之》一书。此书对所有资料做了标点校勘,而且重新整理编辑,并为各帖编有号码,便于引用。祁小春先生表示,自己的书里如果引用到王羲之的法帖释文,均以中田先生的帖号为准。
就是说,中田勇次郎的方式已经成了一个标准。在一个领域,能够成为标准的,是被公认最好的了。谁领先,谁优秀,谁才有资格和机会成为行业标准。我们现在常喊“工匠精神”的口号,我感觉这个口号并不准确,其实我们要追求的应该是“标准精神”吧。
《迈世之风》边读边说,今天就到这里,感谢您的耐心收听!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